一座大棚引发的种田效应
隆冬季节,平定张庄镇宁艾村村民魏编林整个上午都在温暖如春的蔬菜大棚里紧张地忙碌着。她的身旁已码好了一排排整齐的育苗盆,盆中的芽苗在覆盖大棚的塑膜所折射下的光线中,簇拥出一片充满希望的鲜嫩的绿色。
今年在农闲到来之时,象魏编林一样,宁艾村许多村民都在大棚里体验到了农忙时的气氛。
让魏编林们忙碌着的大棚建在宁艾村今年新平整出的1000多亩土地上,有200余座,每座占地2亩,全部都是高 标准的日光温室。这里被称作******农业示范园。
“这仅仅是个开始。”作为这片土地的投资、经营、管理方瑞盛种植有限公司的杜经理满怀信心,通过对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治理,平整土地复垦开发,使宁艾村周围“一亩土地好几块”的碎地变成了3000多亩利于机械化耕作的连片土地,日光温室建设总数将达到1000多个,并将完善辅助生产设施,真正使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示范园。
3万亩,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更大的规划建设目标,届时平定县将会占据中部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重要一席。
如何实现目标?“首先来自于对‘灾害治理、土地平整、农业******’这一做法的持续实践。”平定县一名农业干部认为,******灾害,平田造地,改善生态环境,既为发展******农业创造了条件,又让农民重新认识了土地种植价值,从而激发为农的热情。因此,这一惠农之举不断显示出的社会综合效应已远远大于几个简单数字所反映出的经济效益。
灾害治理:土地释放出新潜能
与山西许多依托矿产资源得以迅速发展的工业县区一样,平定县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承受着地质灾害严重和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农村尤为明显。“山高土薄石头多,出门上地就爬坡;一亩土地好几块,旱洪风暴灾害多”。多年来这是平定县农业自然生产条件的真实写照。
这一现实,不仅影响着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降低了农村土地利用价值,甚至制约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布局和实施,阻碍了农民持续增收的脚步。
受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限制,种植业既要作为农民安身立命的******保障线,又要通过结构调整增加收入,以及工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迫切需求,让平定县面临着两难境地。
在平定县锁簧镇谷头一带,农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涉及了荒地面积2528.95亩,耕地面积2015.3亩。2007年经省地质灾害领导组批准实施后,目前已治理地裂缝、地表塌陷、陡壁崩塌、煤层自燃区等地方的土地2234.9亩,整理恢复连片耕地面积达到1768.5亩,而治理后这里的耕地面积将达到4544.25亩,新增土地2000多亩。
如何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下,保障工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土地供给?平定县找到了农村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治理这一突破口。在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即救“活”了塌陷裂缝坑凹起伏的农田,盘活了受灾害影响的闲置土地,又使荒山荒坡得到了合理地开发利用。同时,通过改田造地,对大坑回填,把荒山梯田推平,将一块块零星的巴掌地连成了便于机械化耕作的大片耕地,改变了平定县“一亩土地好几块”的旧貌。
平定县张庄镇宁艾村以铬渣治理工程为契机,通过土地整理,使原来零星分布的耕地连成片,总面积达3000余亩,新增耕地1400亩,形成了阳泉市目前耕作面积******、立地条件******的高 标准农田,不仅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而且增加了农田规模化经营程度,由一般耕地上划为基本农田。
灾害治理,恢复耕地,在宁艾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法,******农田的形成让这里的土地利用价值显示出了令人振奋的乘数效应。张庄镇一名土地管理干部如此评价。
******农业:发挥土地效益的新目标
如何使高 标准农田发挥出******益?是平定县在调整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须破解的又一道题。
在对自身交通区位优势重新审视后,平定县思路渐清:借鉴山东寿光经验,发展日光温室,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当地一位农业官员这样分析,实施“菜蓝子”工程,既是为政府分忧,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平定交通优势明显,距太原、石家庄车程1小时,到北京4小时左右,近可供阳泉市,远可达广州。作为千家万户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品,蔬菜可观的市场前景不言而喻,可以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提供稳定的保障。可谓一举多得。
发展日光温室易,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难。因为这意味着需要形成一条完整的内部循环链。
资金从哪里来?谁来投入?一家拥有雄厚实力的民营企业华通路桥集团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答案。
作为平定县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主要承接企业,华通集团认真解读中央有关三农政策和透析市场之后,坚定地选择了******农业作为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一选择,与平定县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所以,双方联手,决定走出一条“灾害治理,土地平整,农业******”的发展之路。一个宏大规划也由此形成——
从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治理入手,利用5年时间通过复垦开发,改田造地,形成面积达3万亩的******农业示范园。与规模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相配套,将建设60万只蛋鸡的养鸡厂和50万头生猪养殖厂,以解决无公害蔬菜生产所需的有机肥问题。建设相匹配的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猪粪用于生产生活。还将建设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生态园酒店、复合肥厂、蔬菜瓜果包装材料厂、饲料厂、育苗厂等。真正形成种、养、加工、旅游、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使******农业示范园真正实现环保、生态、******。
目前,这一规划进展顺利:宁艾村千亩******示范区内200余座日光温室已投入使用,与之相邻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态园酒店、复合肥厂、蔬菜瓜果包装材料厂、饲料厂等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在宁艾村千亩******示范区一座蔬菜大棚里,负责产供销等一系列工作的山西瑞盛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杜经理看着秧条上垂挂下的一根根鲜嫩黄瓜,满脸喜色:“我们正在加紧为这些蔬菜注册品牌,春节前会有100多万斤标贴公司品牌的无公害新鲜蔬菜进入阳泉市场。”
一座大棚悄然改变着种粮的传统习惯
见到张连富时,他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成熟的黄瓜。这个27岁的年轻人已经有4年种植蔬菜的经验,今年8月在外地打工的他在宁艾******示范区一口气租下了4个大棚,到现在已经卖出了5000多斤。
“当年租棚当年见 效,足不出户就卖了菜。”张连富兴奋地说,以前购苗备料外加销售都得自己操心,现在园区提供一条龙服务,“真是省了不少心啊!”遇到忙的时候,他还要雇村里3到4个人手,******8小时,40元工钱,“算帐划的过来,这收益让咱心里踏实。”
平定县是个人多地少,石多土少,山多水少的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平定县农村形成了种植耐旱的玉米和小米等农作物的传统。但是,由于受种植规模和销售市场的影响,收益不高。
“而变成种植大棚蔬菜后,其效益已远远超过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效益。”看着大棚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瑞盛公司副经理蒋新才很是感慨,“一座大棚正在悄然改变着宁艾村村民的种植习惯。”
“中央土地流转政策更是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蒋新才介绍,******农业示范园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加农户。即华通集团投资建设,让农民承包经营。农民给公司缴大棚承包费,公司给农民缴土地承包费。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供种、供苗、供肥、供药、供水、供电,使生产、销售有组织地进行,以确保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并真正达到无公害标准。
在一份示范园区规划中,记者看到关于整个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分析是这样表述的:年纯收入可达8亿元,每亩土地可增加农民收入2万元,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7万多人,向市场提供优 质无公害蔬菜2.372亿公斤,优 质蛋750万公斤,鲜肉8000万公斤。
这将意味5年之后,平定人将得尝“灾害治理,土地平整,农业******”所结出的丰硕果实。